從心理學看不實訊息
人們為什麼相信錯誤的訊息?

Nuurranti Jalli 博士 | 北方州立大學傳播學助理教授

聯絡 Nuurrianti Jalli 博士: [email protected]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要先從各個面向來理解何謂資訊失序。

哪些心理因素會導致資訊失序?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指出心理偏誤的一些例子和原則,來幫助我們理解人們為什麼會相信不實訊息。

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必須先知道,因為進化的原因,人類更喜歡簡單易懂、不需耗費認知努力即可理解的訊息,人類也更喜歡處於認知舒適的狀態。這表示,除非我們願意處理訊息,否則我們往往會拒絕接受與我們信念相悖的訊息。

人類偏好不需花太多認知努力即可獲得的簡單訊息,也偏好處於認知舒適的狀態中,知道了這兩點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下面這些偏誤有時候會導致資訊失序。






確認性偏誤

確認性偏誤是指人們更容易接受與其既有信念或假設相符合的訊息。比如說,如果某人接觸到與他個人信念一致的訊息,且這個訊息也符合他的整體信仰觀,那麼此人就會更容易相信這些訊息。處理不熟悉或新的訊息需要認知努力,相較之下,確認既有的信念,幾乎不需耗費多少認知努力。不熟悉的訊息需要認知努力來處理,而與我們價值觀相悖的訊息會造成認知上的不舒適感。由於人類更喜歡處於認知上舒適的狀態,因此,確認已存在的偏見將可免於額外的認知努力與認知失調。這表示人們希望覺得自己的信念是一致的,也希望覺得自己的行為符合其信念。



真相錯覺效應

人們對於接觸越頻繁的訊息,越容易認為且相信這些訊息是正確的。產生真相錯覺效應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透過重覆出現的訊息。重覆性的訊息會產生一種熟悉感,以及認知上的放鬆感。廣告商也常利用這個原理,藉由讓人們暴露在重覆出現的廣告中來創造一種熟悉感,而熟悉感也會促使好感的產生。其次,人們往往認為高對比度的媒體或訊息更為可信。高對比度的媒體和清晰的訊息(易讀的字體、高解析度的圖像或影片)可帶來認知上的放鬆感,進而使人們對這些訊息產生更多的好感。



錨定偏誤

關於某議題我們所聽到的第一個訊息往往會停留在我們的腦海中,即使這個訊息是錯誤的,我們仍可能會接受,並用它來作為評估其他訊息的標準。造成這種偏誤的一個原因,同樣是因為新的訊息需要認知努力來處理。



真相污損效應

真相污損效應在許多情況下都可觀察到。以新聞報導來說,當事實查核機構或媒體誤將正確的訊息標示為不實訊息時,就可能發生真相污損效應。當訊息類新聞誤被貼上不正確的標籤時,這種錯誤的警示會降低該新聞的可信度,儘管相關錯誤後來得到糾正也很難改變,因為媒體受眾往往已受到他們接觸的第一則訊息所影響。



雙歷程理論

在心理學中,雙歷程理論用來描述大腦思維產生的兩種方式或歷程。第一種歷程通常指的是一個隱性的、無意識的歷程(也稱為系統一,是幾乎不需要努力的自動化歷程);第二種歷程通常指的是顯性的、有意識的歷程(也稱為系統二,是需要較多努力的分析歷程)。人類的天性是努力追求認知上的放鬆,因此我們不喜歡過度思考某件事情,因為這麼做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也因為如此,對僅需付出極少努力就可處理的訊息(以及錯誤訊息),我們更容易相信其真實性。這就表示,越容易處理的訊息,我們就越可能認為它是正確的



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的說服原則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博士,在書中描述了說服力的六個核心原則。運用這些原則可以改變人們的想法、提升銷售的業績,還可使不實訊息更加可信。其中有兩個原則可用來讓人們更易接受和採用錯誤訊息,分別是,1)社會認同原則,和2)權威原則。社會認同原則是指人們在觀察到其他人的行為和想法時,會更容易採用這些行為和想法。某件事情或看法開始流行後,也會獲得更多人的採用。當我們對某件事情不確定時,同時我們發現其他人對此事也有與我們類似的想法時,這一點尤其正確。第二是「權威」原則。權威原則是指人們更容易採納權威人士所提倡的想法或看法。這可能有兩種解釋:一是權威人士的外袍和披飾可增加訊息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人們也更可能相信名人,以及在某個領域被視為重要或權威的人士,也就是說,人們更有可能採納來自名人或某領域權威的想法。



內團體偏誤

若不實訊息在人們自認所屬的內團體中分享,則人們會更容易相信。這是因為人是社會性的群體,也都希望得到同儕的接受。因此,可理解的是,在心理上我們更容易支持自己所屬的群體,並對群體的偏好和感受給予更多的信任。我們渴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因此,我們也會避免成為與群體不一樣的人。



自利偏誤

自利偏誤是指人們給予自己的評價更為正面。我們對自己所相信的訊息,更有可能相信其真實性,僅僅是因為我們相信它。若我們覺得某個想法對我們來說具有說服力,或是很有趣,我們更有可能會認為它是真的,因為我們對這個想法持以正面的觀點,而且我們也相信它。



更多閱讀資料

  • Acerbi, A. (2019). Cognitive attraction and online misinformation. Palgrave Communications, 5(1), 1-7.
  • Cialdini, R. B., & Cialdini, R. B. (2007).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Vol. 55, p. 339). New York: Collins.
  • First Draft (2021). The Psychology of Misinformation. Accessible at
  • Freeze, M., Baumgartner, M., Bruno, P., Gunderson, J. R., Olin, J., Ross, M. Q., & Szafran, J. (2020). Fake claims of fake news: political misinformation, warnings, and the tainted truth Effect. Political Behavior, 1-33.
  • Gampa, A., Wojcik, S. P., Motyl, M., Nosek, B. A., & Ditto, P. H. (2019). (Ideo) logical reasoning: Ideology impairs sound reason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0(8), 1075-1083.
  • Greifeneder, R., Jaffe, M., Newman, E., & Schwarz, N. (2021). The psychology of fake news: Accepting, sharing, and correcting misinformation (p. 252).
  • Kahneman, D.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Macmillan.
  • Weir, K. (2017, May). Why we believe alternative fact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essible at